2011年4月9日 星期六

作業--Illustrator浮世繪作品一幅


【聲明】圖中白色部分(富士山山頂與背景的雲)我非常認真的照著它的不規則形去畫,因此有凌(ㄎ一ˋ)角(ㄍㄚ˙)絕對不是我的疏忽或技術不良這樣。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原圖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《富三十六景-凱風快晴》
葛飾北齋  (1760-1849) 1831年前後 作
錦繪,24.1×37.2公分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解說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在描寫富士山單一主題名畫中,「凱風快晴」與「山下白雨」被視為同一系列作品的上乘之作。畫中富士山一片橙黃,通稱為“赤富士”。這是晚夏早秋之際,清晨時分,在朝陽映照下染紅了富士山的景象。此幅版畫正捕捉住稍縱即逝的那一瞬間,整座山塊似乎準備展開一天的燃燒,如同太陽般漲滿了光熱能源,巍然優雅聳立。蔚藍的天空散佈著卷積雲,彷彿傳達穩靜的一天即將開幕之訊息,並許下終日晴和的約定。簡潔精美的構圖;以最低限色彩發揮其至高效果;山頂至山麓間呈現的色調層次感;以白拔手法表現雲朵、用斑點意寫山腳原野的形態之趣味性;木版畫特有紋理所偶發的美感等等,此畫看似單純,卻可以發掘無窮的繪畫要素。


 ------------------------葛飾北齋‧簡介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葛飾北齋(かつしか ほくさい,1760年10月31日-1849年5月10日),本名中島時太郎,1760年生於的江戶(現東京),是日本江戶時代浮世繪派的大師級人物。他14歲學雕版印刷,18歲便和另一位浮世繪大師勝川春章學畫,開始了自己漫長且多產的畫畫生涯——但葛飾卻是等到了60歲以後才開始出名的。1826年,為了配合當時的日本內地旅遊業的發展(多半也因為個人對富士山的情有獨鐘),葛飾以富士山不同角度的樣貌為題,創作了《富嶽三十六景》一系列的風景畫,因而遠近馳名,其中以《赤富士》和《神奈川沖浪裏》最為知名。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冨嶽三十六景‧簡介--------------------

浮世繪畫師葛飾北齋晚年的作品之一,屬於浮世繪中的「名所繪」,為描繪由日本關東各地遠眺富士山時的景色。初版只繪製36景,因為大受好評,所以葛飾北齋仍以《冨嶽三十六景》為題再追加10景,最終此系列共有46景。一般俗稱初版的36景為「表富士」,追加的10景為「裏富士」。初版於天保2年(1831年)發行,出版商為西村屋與八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資料來源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凱風快晴‧原圖與解說: 
http://w3.sce.pccu.edu.tw/fujiart/worldpaint/w36.htm

作者‧葛飾北齋 簡介: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8%91%9B%E9%A3%BE%E5%8C%97%E9%BD%8B

作品‧冨嶽三十六景 簡介: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5%86%A8%E5%B6%BD%E4%B8%89%E5%8D%81%E5%85%AD%E6%99%AF